中国驻芝加哥總領事馆舉行中外新聞發佈會/赵建發表中美建交45周年感言:回顧建交初心, 攜手一道前行

(芝加哥時報記者/郭笑榮/採訪報導)中国驻芝加哥總領事赵建5月17日下午在芝加哥中領館举办「回顧建交初心、攜手一道前行」中美关系新聞發佈會。 赵建总领事在会上表示:2024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加强两国健康关系发展,不但是有利于两国人民福祉,也影响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

中国驻芝加哥總領事赵建于中領館举办「回顧建交初心、攜手一道前行」中美关系新聞發佈會

赵建说,中方认为中美两国应该成为伙伴和朋友,应该共同努力把“旧金山”两国元首达成的共同推动的共识变成现实。「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指引两国健康发展的三大原则。中国无意挑战美国,但中国有必须捍卫的根本利益原则,底线不能逾越。中国乐于看到一个自信,开放,不断发展和繁荣的美国,美国应该欢迎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

赵健总领事就中美关系近期发展和经贸联系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上接受记者的提问

赵建並表示,5月是美國亚裔传统月,总领馆将与芝加哥华人社区一起庆祝,通过举办活动让更多密切关注中美关系发展的人们了解包括中国的经济状况,双边经济和两国之间的贸易问题和敏感问题,如台湾问题。

新聞發佈會現場

以下為赵建总领事在「回顧建交初心,携手一道前行」中美关系吹风会上的发言全文: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保持了总体稳定,取得了巨大成就,已发展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合作领域之广、利益交融之深、辐射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利益,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两国如何正确相处是未来几十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仅事关两国17亿多人民的福祉,也深刻影响全人类的前途命运。

今天的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而两国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没有变,两国人民希望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没有变,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没有变。我们理应回顾建交初心,携手一道前行。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在旧金山成功举行历史性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在政治外交、经贸金融、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了20多项共识和成果,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也不能承受的。中国愿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从不赌美国输,也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乐见一个自信开放、发展繁荣的美国。同样,美国也不要赌中国输,应该欢迎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中美双方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这应该是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拜登总统承诺,美国乐见中国发展富裕,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寻求同中国“脱钩”,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各层级各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对话沟通,有关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近期,中美元首再次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努力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出现企稳态势,受到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欢迎。 然而,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负面因素仍在上升积聚。症结在于美方秉持错误中国观,将中国定位为最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坚持零和思维。一些人主张对华打压遏制,“脱钩断链”,导致两国关系问题不断。

1、 经贸问题 中美两国经济高度互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高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经济进一步向好。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韧性和潜力依然强劲。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开放,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给经济带来澎湃的新生动力。中国将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为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提供更多新机遇。

过去45年的务实合作充分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的互利共赢性质。当前,中国是美国4个州的第一大出口市场、38个州的前三大出口市场,仅对华出口就为美创造了100多万个就业岗位。7万多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年利润超过500亿美元。过去5年,外国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为9.1%,远高于欧美国家,近期,埃克森美孚、阿斯利康、GE医疗等一大批美国企业不断扩大在华投资,美国企业界正以自己的行动为中国机遇投下了赞成票。 事实一再证明,中美各自的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互惠互利,扩大务实合作,追求中美双赢和世界共赢。中美两国政府应为企业界合作提供稳定性、确定性。中方真诚欢迎更多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赢在中国。人们当前应该担心的不是中国经济会不会见顶,会不会崩溃,而是打着“去风险”的旗号搞“去中国化”,错失中国发展机遇。搞“脱钩断链”损人亦害己,只会双输。

(一)“产能过剩论” 近期,美方一些人士持续宣扬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锂电池等领域的巨大产能,对美国企业利益构成挑战。这些论调既违背了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和理性逻辑,也不利于促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全球配置。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一方面,国内新能源市场购销两旺,产能和市场需求还有很大潜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在国内销售,销售到国外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产品具有显著竞争优势,海外也有巨大需求。

2023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市场火爆,显示出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创新优势和过硬实力。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这些数据都表明,全球新能源需求潜力巨大,中国产能远未“过剩”。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源于中国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一些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已达到百亿元级别,持续的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中国车企的技术优势打下了扎实根基。

从产业链供应链来看,中国拥有庞大的汽车供应链,在长三角地区,4小时车程内就可解决一辆汽车所需的全部配套零部件。这些事实表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是在激烈的开放竞争环境下打拼出来的,靠的是真本事、硬实力。中国新能源产业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 美方一些人炮制“中国产能过剩论”,实则是霸权焦虑过剩。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应面临“双重标准”的不公平待遇。同样是新能源产业,不能把自己标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楷模,却借口“产能过剩”忽视中国为此做出的努力。同样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不能把销售自己的产品说成是“自由贸易”,却指责中国产品“冲击世界市场”。绊倒别人,不会让自己跑得更快。

(二)301关税 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频繁对华施加单边制裁,滥用301关税,不择手段地打压中国的正常经贸科技活动。美方此举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政治操弄、霸道霸凌,违背了拜登总统“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的承诺,也不符合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精神,严重影响双边合作氛围。 世贸组织已明确作出结论,美国的301关税违背世贸规则,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此举损人不利己,只会显著推升进口商品成本,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多的损失,令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大的代价。据穆迪公司推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的成本,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1300美元。美方的保护主义举措也将对全球产供链的安全稳定造成更大破坏。我们注意到,科罗拉多州州长波利斯等多位美国政要表示,加征关税是不利于美国消费者、清洁能源产业与社会发展的下策。 美国是世贸组织的创立者之一,却不愿当好表率,带头违规,难以解释其标榜的“公平竞争”,也无法取信于国际社会。希望美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立即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2、台湾问题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00多年前,台湾曾被日本侵略者武力侵占50年。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从中国窃取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和澎湖列岛必须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款必须实施。二战结束后,台湾在事实上和法律上都回归了中国。

1949年以后台海两岸的政治对立实际上是中国内战的某种延续,但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不容置疑也从未改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是台湾问题最根本的现状。两岸必将实现统一,这是14亿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台海局势持续紧张,根源在于主张“台独”的台湾民进党上台后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在台湾岛内全方位推行“去中国化”,大肆推进“渐进式台独”,公然割裂两岸历史文化联系,阻挠破坏两岸交流合作,迫害打压岛内支持统一的人士和组织,肆意挑动两岸对抗。简单地说,民进党当局、“台独”势力妄图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现状,推动“台湾独立”。台湾当局还千方百计寻求美国支持其“台独”议程,妄图“倚美谋独”,要把美国绑上“台独”战车。事实非常清楚,“台独”分裂势力是对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对于台湾当局分裂国家、推动“台独”的行径,中国政府和人民必然要坚决采取行动予以应对。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是向中国人民作出过严肃庄重承诺的。美方在1972年发表的《中美上海公报》中明确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在1978年底发表的《中美建交公报》中,美方明确承诺:“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显而易见,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联合公报的核心要义,这也是中美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 但遗憾的是,近年来美方不断虚化、歪曲、掏空一个中国原则,不断提升美台官方交往,大肆对台售武,部分官员发表歪曲联大2758号决议的言论,公然为台湾当局“台独”分裂活动撑腰打气。

对此,中方的立场的明确的,联大2758号决议不容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不可撼动。台湾地区选举是中国地方事务,台湾地区1月选举也证明,台湾人民不支持“台独”,民进党代表不了台湾人民。选举结果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也改变不了台湾必将回归祖国的历史大势。 一个中国原则是对台海现状最清晰、最权威的界定,是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是判断是否改变台海现状的根本也是唯一标准。中方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但决不允许任何人搞“台湾独立”。“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希望美方将拜登总统关于不支持“台独”的承诺落到实处,不折不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真正支持中国政府和人民推进祖国统一的努力,停止武装台湾,停止“以台制华”,勿派任何团组为所谓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典礼站台打气,避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实际行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中方真诚希望美方能同我们一道相向而行,共同推动落实两国元首会晤重要共识,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支持两国各领域交往合作,延续中美关系企稳向好势头。驻芝加哥总领馆将一如既往为两国合作牵线搭桥,希望媒体朋友们客观看待中国和中国发展,向各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积聚更多正能量。”


轮值主编:韩好、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