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飞出了个红倩倩——记榆林佳县秧歌队指挥屈倩红

a8491cf1923df13b4f224f9d35d4dd1a

在陕西榆林有个因佳芦河两岸的芦苇而得名的佳县,佳县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众所周知的歌曲“东方红”就起源于这里。

提起秧歌,无人不知,陕北的大秧歌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北宋时期,俗话说:“中国的秧歌看榆林”,自古到今,陕北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祝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这其中蕴含了他们对土地崇拜与依恋的深情厚谊,正是这种绵绵不断的情丝,形成了陕北大秧歌特有的审美标准与独到的文化内涵,并在长期的传承和演变过程中,成为一种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群众文体娱乐活动和陕北地域文化的符号之一,因此大秧歌在陕北地区广为流传。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就是说只有来自民族大众的东西,经过千百年提炼升华后,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今年春节期间,榆林市举办了全国秧歌展演过大年活动,各队的表演精彩纷呈,尤其佳县秧歌队的指挥屈倩红以矫健的步伐和婀娜的姿态,如同风中摇曳的芦苇,刚柔相济、优雅大方,她的指挥展示着无限的魅力,让人沉醉其中,原汁原味地诠释了榆林秧歌的唯美乐章,格外引人注目。

6728380aa08151e36fd868c9562eb1b5

初见屈倩红,亭亭玉立、落落大方,言行举止中无不显示出她特有的艺术魅力。屈倩红从小受父母的影响与熏陶,逐渐对陕北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13岁开始学习舞蹈,之后一直从事舞蹈演员、晚会编导、榆林小曲演唱员及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与教学。屈倩红在她多年从艺中,最开心的就是把自己的爱好和专业,做成了职业。2011年在参加陕西省群星奖《新陕北》荣获二等奖,2012年随煤海艺术团参加了“台湾国际艺术节”, 2017年至今,她在榆林市、榆阳区多次担任许多大型活动的导演。

屈倩红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忙忙碌碌,她为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而感到充实和快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参加今年春节榆林全国秧歌展演活动中,她那惹人注目的指挥意外地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反响,由于她的精彩指挥而一炮打响,正像有的网友说道:“一个灵魂指挥,带火了佳县城”,一度上了网上的热搜,成为佳县一道亮丽的名片。

b8f7aa0605869af1b67be8a812d34174

言谈中,她深有感触地说道,起初她只是把自己对舞蹈的理解和对家乡大秧歌的热爱融入指挥中,没想到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作为一名舞蹈老师,能通过这种方式为家乡的文化传播出一份力,感到无比自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秧歌传承的队伍中来。她非常感谢佳县的支持和推举,才使他们得以展示的机会,她认为这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她和秧歌队的认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渴望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机会更好的宣传自己的家乡和陕北榆林的非遗文化,让全国乃至世界更多的人都知道她的家乡,了解她的家乡。

在谈到陕北非遗文化的传承时,她认为现在一代一代的陕北非遗传承人,在文化传播的艺术道路上坚持不懈、不断创新,她表示自己现在还很年轻,如今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这一代的手里,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努力把它传承好、保护好、发扬好。

屈倩红经常告诫自己,文艺需要信仰,艺术需要坚持。

当笔者问及今后的奋斗目标及梦想时,她当即表示希望有一天她和佳县秧歌队能够站在更的大舞台,冲出榆林、走向全国、望远世界,扭着陕北的秧歌,唱着陕北的民歌,大力弘扬陕北的文化,同时也非常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陕北榆林做客,零距离地体验当地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我们翘首以盼,衷心地祝愿她的愿望能够早一天实现!


轮值主编:韩好、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