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科技兴蒙”行动,进一步提升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软实力,9月13日上午,“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举行,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合作处和内蒙古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中心负责同志和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馆长李陟宇等相关人员参加授牌仪式。
内蒙古是古生物化石资源大区,作为自治区最大的自然类博物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在相关研究领域有着极高的优势。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所)是内蒙古首家专门从事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的专业机构,多年来积极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科研项目。通过与古生物专家合作,对馆藏标本深入研究以及对区内化石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分析,让古生物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加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对全面了解古生物化石资源、确定古生物时代、重建古生物生活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19年起,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与斯洛伐克古生物专家马丁·昆德拉特博士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马丁·昆德拉特博士现就职于帕尔沃·约瑟夫·萨法里克大学,配备有古生物专业研究实验室和由数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带领团队开展了多项国际古生物研究合作项目,与多地的古生物相关机构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厚的古生物研究经验。2019年与我馆开展了名为“东劳亚大陆中生代脊椎动物的演化与气候的联系:对中国特有的化石组织进行高分辨率分析”的合作项目,并先后赴巴彦淖尔地区和二连浩特地区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野外考察活动,收集到了大量古生物化石。此外,针对馆内藏品马氏燕鸟标本进行的研究,2019年3月22日在《Historical Biology》杂志线上发表文章《Bone tissue histology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bird Yanornis: Evidence for a diphyletic origin of modern avian growth strategies within Ornithuromorpha 》,首次对馆藏的燕鸟标本的骨骼微观结构进行描述,在研究过程中与日本SPring-8同步辐射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对样本进行拉曼光谱分析测试,这是首次对骨化石进行拉曼光谱分析。此篇文章在古生物研究界反响强烈,进一步证实了现代鸟类的生长模式源于今鸟型类。
近几年,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先后在赤峰市、呼伦贝尔、阿拉善盟、巴彦淖尔、乌海市等多地开展古生物调查采集项目,在古生物调查研究方面有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并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开展了研究工作,在研究方向上提供了新视角、研究方式上提供了新方向,助力古生物研究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升,引领国内古生物资源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积极尝试使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实验,提供了新的研究数据和研究方式,帮助人们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古生物资源。
科研方面,基于馆藏化石标本开展的研究也已取得系列成果,在英国《历史生物学》及《世界地质》《古生物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其中,《中侏罗纪贼兽中新发现的似单孔听觉器官》一文,揭示了哺乳动物听觉和中耳演化的机制,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成为建馆以来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为深入贯彻《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持续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于2022年5月31日授予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为内蒙古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国际合作基地称号的授予,对积极开展国际古生物合作研究可起到带头作用,能够带动各相关机构共同开展研究,不断加强对区内各地古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获得更多的基础资料和研究素材。与各国古生物研究机构和专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古生物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国际科研合作交流,吸引更多各领域人才参与研究,更加深入了解内蒙古地区古生物资源的同时可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提升相关领域的能力和竞争力。
下一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将贯彻深入发展“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打造技术领先、人才聚集、示范引领的国际化创新平台。同时,发挥基地自身特色优势,加强横向联系,不断提升集聚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优化国际创新合作体系,带动自治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