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农业: 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百年大计

[简介] : “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是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 ,是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的百年大计,将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本文由8部份组成: 

1、什么是中医农业;

2、“中医农业”的创新性及其意义;

3,“中医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和健康中国战略 ; 

4、国内外著名专家对“中医农业”的评价;

5、创建“中医农业世界级品牌”是助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百年大计;

6、中医农业助力碳中和碳达峰;

7、中医农业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8、工作建议。 

一、什么是中医农业?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并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意义十分重大。

中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医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 “中医农业”,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 “中医农业”可为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立体污染综合防控和改善产地环境,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探索一条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中医农业”是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 ″中医农业”在生产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用中草药生产“两药”(农药和兽药),保护动植物生长;

2、用中草药加上天然营养元素的组合搭配生产“两料”(肥料和饲料),促进动植物生长;3、利用具有功能性的动植物(如:中草药活体)与其他生物群落之间的相生相克机理,调理动植物生长。

“中医农业"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饲料添加剂以及各种抗生素、激素的使用,有利于动植物健康生长、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等。 

二,中医农业的创新性及其意义。 中医发源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医和农业是中国最古老的两大行业,“中医农业”的提出是中医和农业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对两个领域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中医农业”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农耕文化和中医文化的融合传承和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 

“ 中医农业”、博大精深;厚德载物、大象无形;与时俱进、久久为功。实施“中医农业”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将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作出应有的重大贡献。 近年来,“中医农业”各种投入品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了显著成效。以其中三种"中医农业"系列投入品为例:2019年,在26个省(市、自治区)相关区域52万亩共34种农产品生产中施用,普遍表现为优质高产、生态安全、色香味全、功能性强、保鲜期长、抗逆性好并且生产成本有所降低等效果。同时,“中医农业”投入品土壤修复剂能使土壤团粒结构、微生物群落和有机质含量得到明显提升。

在市场开发方面,农业生产实验表明,利用中医农业技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具有明确的产品品质区分度。有助于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 。“中医农业”可以生产有利于占人口总数约70%的亚健康人群提高免疫力的“食药同源”或“功能性农产品。

三、中医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 ″中医农业”与时俱进,厚积薄发,在国内外产生很好影响,在研发领域进展很快,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NKI期刊论文搜寻结果显示,有关“中医农业”的论文已有一万余篇,全国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中约有数十万科研人员在进行“中医农业”相关研发项目,并有150多万家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生产程序中应用“中医农业”思维和技术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大量经验和资料。

近年来,“中医农业”各种投入品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了显著成效。以其中三种"中医农业"系列投入品为例:2019年,在26个省(市、自治区)相关区域52万亩共34种农产品生产中施用,普遍表现为优质高产、生态安全、色香味全、功能性强、保鲜期长、抗逆性好并且生产成本有所降低等效果。同时,“中医农业”投入品土壤修复剂能使土壤团粒结构、微生物群落和有机质含量得到明显提升。

在市场开发方面,农业生产实验表明,利用中医农业技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具有明确的产品品质区分度。有助于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 。“中医农业”可以生产有利于占人口总数约70%的亚健康人群提高免疫力的“食药同源”或“功能性农产品。

在“中医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中,应具有四个层面的业态组成:

1、基础业态,一般指的是基础的农业(中医农业种、养殖业)和加工业。

2、中级业态,指的是与消费者有交互体验的业态,包括餐饮,休闲,娱乐,养生,文化体验等。

3、高级业态,指被品牌化,可以被输出的中医农业产品体验(店),(专卖)店铺或(特色)产品。

4、特色业态,指当地独有的,或最知名的业态体系(道地中药材和当地优势中医农业产品)等。四个层面的业态之间互相融合,共同构成“中医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生态体系。 

同时,项目中的“中医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应包括三个层面的设计内容:

1、基本层面,用中医技术方法优化农业生产实践;

2、中级层面,用中医思维和方法来协调农业生产思路;基于中医相生相克机理,利用生物群落之间交互作用提升农业系统功能);

3、高级层面,用“中医整体观”来提升农业生产布局及基于中医健康循环理论集成生态循环种养技术模式。“中医农业”将产生资源聚拢、优势互补,集成创新、合作共赢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将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专家们表示: 发展中医农业有以下重要作用: 

1、是带动农业产业的全面振兴。发展中医农业的核心就是发展中国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重要抓手。中医农业、中医文化,是中国农业和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现阶段乡村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措施和创新点。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通过中医农业的原理和方法,在中国10%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中发展生态农业计算,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将高达一万亿元以上。 2、中医农业可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找到一条新路。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种养加,特别是大力培育大型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营销龙头企业和一大批地方优质农产品品牌产品,可快速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我国乡村振兴中农业产业的振兴找到新的突破口。 

3、中医农业通过重点项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和技术推广等方法。帮助我们国家现有大批从事中医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实现科学化、规模化。进一步促进我国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的增值增效。 

4、发展中医农业可减少化肥、农药等石化产品的使用量,据典型调查,发展中医农业,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一半以上,减少农业生产投入品开支百分之二十以上。有效地促进我国基本农田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 

5、“中医农业”土壤修复剂和功能肥能够让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沉积在土壤里的污染分解,让重金属钝化,同时还可以平衡土壤酸碱度,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修复土壤团粒结构,让退化耕地资源在开发中修复,在修复中开发。 

四、国内外著名专家对“中医农业”的评价。(一)联合国粮农组织(FA0)前总干事Graziano出席第15届世界中医药大会致辞并表示:“中医农业”最新理念将列入粮农组织(FA0)工作计划中。联合国粮农组织(FA0)医药顾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何家琅教授表示:中医发源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医和农业是中国最古老的两大行业,中医农业的传统和现代的跨界融合,创新发展举世无双,这将是中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桑滨生表示: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的提出使世人眼前一亮,中医和农业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对两个领域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2018年11月17日,第十五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罗马开幕,“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首倡科学家章力建博士应邀作了《发展中医农业,走有中国特色生态农业之路》主题报告。19日,章力建博士一行应邀到联合国粮农组织(FA0,罗马)总部访问,分别和(DPSS)南南合作司等四个相关部门,就中医原理与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座谈,就项目合作进行探讨并达成共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表示:这个项目好,项目大,我可以当你们的顾问,我的19块基地都可以作实验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原副院长李振声院士表示:中科院的研究人员一直在搞相关研究,你们提的高,更加系统,比生态农业更有内涵。

2019年9月28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lDO)全球科技创新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章力建博士应邀在大会上作《“中医农业“助力绿色农业创新发展》专题报告,并获“突出贡献奖”。会上,章力建被推荐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期间,联合国工发组织(UNⅠDO)全球科技创新大会科技创新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王威琪院士、评审监督委员会主席黄崇祺院士和"二委"专家教授表示: “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是一项重大创新,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甚至将惠及人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五、创建“中医农业世界级品牌”是助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百年大计。 

“中医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最具投资价值的品牌。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品牌农业是农企努力方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 当代消费者渴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优质农产品。

在消费者心目中,品牌化的农产品代表了信赖、放心和高品质。品牌农业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最大的商机,在中国品牌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将诞生世界级的企业和品牌。当前,20%的知名品牌拥有80%的市场份额,全球已经进入品牌经济时代。

我们国家“科学、公正、公开、公认”的品牌评价机制和品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我国一定要走出品牌建设的百年成功之路。“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农耕文化和中医文化的融合传承和创新发展,博大精深、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符合“质量、服务、技术创新、无形资产、有形资产”作为评价指标的“五要素”品牌价值发展理论,要让中国的好品牌引导市场消费,拓展国内外市场,要以品牌为引领,推动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医农业"必将形成中国自己的世界级品牌。 六、中医农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专家表示: 应合理构建农业科技体系,以有效促进农业碳达峰碳中和,中医农业生态科技无疑将发挥巨大作用:

1、中医农业投入品可以替代化学肥料等化石农业投入品,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2、中医农业养殖中使用的中草药饲料助剂可以改善动物健康和饲料消化率,控制肠道温室气体甲烷排放; 

3、中草药肥料助剂可以提高畜禽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率和效率,减少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 

4、中草药土壤改良剂可以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平衡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从而大幅度提高土壤碳汇; 

5、中医农业生态方案可以明显增强作物光合作用,大幅度增加生物固碳能力。 七、中医农业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清醒认识和美好期待,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创新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目标,也是中国希望与各国共同努力的大方向。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医农业,打造中国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助于推进中医文化由民族性向世界性转变,促进世界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

(一)中医农业理念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表达。它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合文化”、相生相克等辩证思想的精髓,旨在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共存秩序。新时代,在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愈发受到追捧之时,进一步对外阐释、传播好中医文化,系统展示我国农业发展成就,不但是中医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价值观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二)中医农业主张系统和谐发展,是提升国家形象的有力抓手。发展中医农业的努力目标是低碳环保、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理念体现出中国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集成创新、破解化学农业困境的决心和努力。在互联互通的国际趋势下,国家间农业发展连接越来越紧密,经济发展对低碳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符合国际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大力提升发展中医农业这一理念的国际传播度和认知度,有利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三)中医农业着眼人类未来发展和共同命运,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良方。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清醒认识和美好期待,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创新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从实际效果来看,中医农业代表着未来中国农业的一大亮点,必将成为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的方法之一,中医农业可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借鉴方案。 

八、工作建议: 

(一)“中医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建议:

1、把中医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有机衔接,将中医农业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的平台载体和重要抓手。

2、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原则,支持选择区域内基础好、规模大、有特色、比较优势显著的中医农业相关主导产业,打造一批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中医农业特色产业集群。3、要形成中医农业发展工作合力,攻坚克难,形成创新型的发展途径和推进思路,建立各种类型“中医农业示范基地”。

4、要把“中医农业”植入“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优势融合,填补有机农业生产成本高、产量低的短板。

5、应制定国家层面的“中医农业”发展规划,引领和推动“中医农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6、制定“中医农业”行业标准,构建统一认证监管平台。

7、促进多学科联合协同攻关,推进大学及相关科研院所“中医农业”的学科体系建设,加深“中医农业”关键领域和作用机理研究,培养后备人才。

8、结合农业农村部化学肥药“双减”措施,在全国开展“中医农业”肥药替代化学肥药行动。

9、加大对“中医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业专项资金的作用,对“中医农业”项目予以重点扶持,设立“中医农业”肥药购买补贴政策,对从事“中医农业”生产的农户和企业给予补贴,并鼓励和扶持“中医农业”肥药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

10、要积极对接养生保健的社会需求,培育“中医农业”产业链,并在普遍关注的关键领域促进形成产业集群。

11、建立“中医农业”国家试验区,形成各类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

12、积极筹建“中医农业研发平台(中心)”,把“中医农业”发展成为涉农新学科。

13、筹建成果转化及技术集成示范基地。

14、积极创造条件,筹办和组建“中医农业学(协)会”。尽快出版《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农业应用100例》,并培育一大批能熟练掌握“中医农业”生产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

15、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要立足当地中医农业特色资源培育,壮大中医农业扶贫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各民族共同迈进小康作贡献。

16、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尽快建立国际中医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盟。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生产新途径,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 “十四五”期间“中医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方案:

1、将“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植入国家支持的农业重点项目的农产品生产程序中,以生产优质高产、生态安全、色香味全、功能性强、保鲜期长、抗逆性好的产品,并且生产成本有所降低、耕地质量有所改善等效果,努力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合作共嬴的成果。

2、筹建一批“中医农业种养立体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即《空中有蜜蜂十地上有果园十林下有草禽十地下有蚯蚓》模式,按“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思维和“中医整体观”设计项目方案。

3、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中医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当前,中小规模种植户的家庭经营仍然是我国农业最主要的经营方式。据数据显示,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户98.1%,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超70%,因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各异,因地制宜加强扶持小农户对中医农业产业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加快推进中医农业产业发展要使广大小农户激发内生发展活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内生发展能力,走内生型中医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4、构建中医农业“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做好中医农业产业价值链的两端:技术和品牌,其他环节整合最好的产业链资源,成为产业链的组织者与整合者。形成“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服务基地+区域农业”的中医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群驱动型)。

5、产业布局需要关注两方面:

(1)、中医农业产业应助力配合在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对新兴产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2)、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布局应通过在重点领域推动重点集群的发展实现整个中医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6、拓展农业功能,将中医农业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休闲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链。以2019年的数据来看,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

7、实施并适时提升“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批准发布团体标准:《中医农业标准化第1部分: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规范》,标准编号为T/GVEAIA015-2020。

8、由世界中联中医与农业产业分会与国际中医农业联盟等单位联合汇编《中医原理与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100例》,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9、尽快研制出“中医农业投入品基本配方表”,以便各地农业科技人员根据当地实际需求(不同农产品及产地环境等)改配,在生产实践中取得更佳效果。再探索用“人工智能配伍筛选平台技术”和“远缘杂交”“单倍体育种”等方法形成该“基本配伍表”的升级。版,生产效果更好的中医农业投入品。

10、充分发挥中医农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产业有效衔接中的作用。多年来,“中医农业”团队在西南石漠化地区、东部盐碱化地区、西部寒旱地区及广阔的草原地区将“中医农业”植入当地传统农产品生产方式中,形成了“中医农业”技术方法集成思路在上述地区推广模式的大量经验和成果。

以这些经验和成果为基础,发展有当地特色的中医农业产业,推动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章力建 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中医农业首倡科学家、研究员、博士、博导)

(“中医农业”首倡科学家章力建博士研发团队联系人: 高金争 电话:13911400393)


轮值主编: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