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至13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在安徽蚌埠举行,世界各地的嘉宾演绎了一场“文明互鉴: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盛会。
13日上午,“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教授在论坛上做了主旨演讲,并在演讲中与嘉宾们分享了一本名为《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5+2”模式》的新书。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是中国创立的一个高层次、非官方的国际文化论坛,是经民政部批准的唯一一个以论坛为组织名称的全国性社团组织,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高端平台。第六届年会得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支持,近500位政治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化学者、企业领袖等中外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积极响应,多个外国使团到蚌埠出席会议。本届年会共设6个主题论坛和4个专题对话。
13日上午,备受关注的“文化与减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论坛座无虚席。张琦教授在分论坛上做了题为“脱贫地区:从文化减贫到文化振兴”的主旨演讲。他说, 文化减贫在过去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很大成功,积累了丰富经验。实施乡村振兴,对文化振兴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更大的范围、更严的标准。从“文化减贫”到“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张琦的精彩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演讲中,张琦说,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载体,文化传播、文化振兴的进程能够明显加快,信息技术在乡村振兴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说到这里,他向嘉宾们介绍了一本名为《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5+2”模式》的新书。他说,在脱贫攻坚战中,精准性得到大大提升,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扶贫管理中的应用。该书作者致力于研究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多年,把纷繁复杂的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归纳,提出“5+2”模式。该书对于乡村振兴或国际减贫的信息化管理,都有借鉴意义。
“文化与减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论坛的主持人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谭卫平。谭卫平是研究国际减贫的资深专家,也是本届论坛重点邀请的嘉宾,他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谈吐风趣幽默。谭卫平在主持中亦推介了《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5+2”模式》一书,并透露,该书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捐赠给了国务院扶贫办,并应用于中国社会扶贫网,在该网的优化升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鉴于该书在减贫信息化管理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授权该书使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Logo。
本届年会上,还有一位“重量级”嘉宾也对该书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他就是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81岁高龄的李肇星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健谈风趣,他也出席了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并做主题演讲。在参会间隙,他与嘉宾们分享了《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5+2”模式》一书。
据悉,李肇星为该书作序,序言题为“己乐乐人,已达达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他在序中说,如何扩大中国脱贫攻坚成果,并让中国经验惠及全球贫困治理,杜萍博士从专业角度辛勤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5+2”模式,观点鲜明,令人过目难忘,“我希望‘5+2’模式在全球减贫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5+2”模式》一书近日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武汉大学博士杜萍。
该书把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理念贯穿在精准扶贫信息化实践中,将中国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工作放在世界减贫事业大背景下进行讨论,探讨将“5+2”模式及平台建设的经验,延伸应用于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及全球贫困治理工作中。
—————
责编:孔之众
编审:韩雄亮
编发:新媒体头条
来源:地球村民网